在某個時候到達的每個節(jié)點,每個節(jié)點都表明一個成功的概率,概率逐漸增大。隨著項目組按時到達每個節(jié)點,先前懷疑的態(tài)度逐漸被相信自己的態(tài)度所替代。“可以做”的態(tài)度開始充滿在整個組織中。銀湖和市場轉型先導的打算不再是夢想。
1988年,銀湖最終通過全新的“新品導入”流程,順利推向市場,取得成功。在這個流程執(zhí)行中,幾乎所有能夠想象到的對AS/400會產生影響的因素都被一一識別出來并加以妥善應對和處理。
7) 不要放松
不要放松,就是要鞏固成果并進一步推進變革。利用人們對變革增加的信任感來變革所有相互不協調或與變革愿景不符合的制度、結構和政策;對于可以實施變革愿景的人要加以雇傭、升職,給予其發(fā)展機會;用新的計劃、主題和變革工具來使變革處于活躍狀態(tài)②。
銀湖計劃的成功并不是結束,從1989年開始,羅徹斯特實驗室接受了馬爾科姆金綬帶國家質量獎④評委的現場評估。盡管第一次評選中,羅徹斯特被淘汰了,但他們堅持下來了。最終,在第二年度的評估中,他們在白宮喬治.布什總統主持的儀式上接受了這個大獎。這個獎項標志著企業(yè)對卓越的無盡追求。
8) 鞏固變革成果
鞏固變革成果就是要將新方法融入企業(yè)文化。通過以客戶為導向和以生產率為導向的行為、更多更好的領導才能、更有效的管理來創(chuàng)造更好的績效;清楚地陳述新行為與組織成功之間的關系;開發(fā)新的方式來保證領導層的進步與成功②。
遺憾的是《銀湖計劃》一書在羅徹斯特獲得金綬帶獎時戛然而止,如何將銀湖的成功實踐融入企業(yè)文化,如何將玉米地種發(fā)生的變革實踐推廣到整個IBM,給讀者留下了懸念。不過,銀湖計劃成功之后的IBM似乎并沒有延續(xù)持久的輝煌,以至于到了90年代陷入嚴重的危機,從而為郭士納提供了一個更大的舞臺,讓“大象也能跳舞”。
①《變革》---約翰.科特
②“Why Transformation Efforts Fail”---約翰.科特,哈佛商業(yè)評論(1995)
③《銀湖計劃-IBM的轉型與創(chuàng)新》---羅伊.A.鮑爾等著
④馬爾科姆金綬帶國家質量獎---著名的美國國家質量獎,與歐洲質量獎和戴明獎同為全球最著名的質量獎
項目經理勝任力免費測評PMQ上線啦!快來測測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vanceur.cn/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