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不斷地演進和優(yōu)化,機器人“軍團”來勢洶洶,我們不禁擔心,自己會被機器智能取代嗎?
職場中的女性工作者需要兼顧家庭與工作、身體承受力與工作強度、個人興趣與責任,還有公眾評價與社會習俗等等。作為女性,應該如何培養(yǎng)自我的領導力,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對于以上大家提出的這兩個問題,我嘗試做出解答。
01只要愿意行動,機器永遠無法取代你
在數字技術驅動的智能時代,有一種觀點認為,機器人會搶走很多人的飯碗,但我反而不太擔心。
我并不擔心機器人能像人一樣思考,我擔心的是人像機器人那樣去思考。
我在教組織行為學時,跟學生們討論過一個話題:如果未來有一天,在工作場景中,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由機器人來做,這時對組織管理來說,我們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怎么讓人有價值。
這既是組織討論的話題,也是個體討論的話題。
回到我前面談到的,為什么我不擔心?我希望大家能夠理解到,有兩件事情是機器替代不了你的:
第一,你的個性?!皞€性”是動詞,是一個變量。你如果不斷地去變化,不斷地去調整,沒有人可以替代和模仿的,因為這是一種特殊的屬性。
第二,你的能力。關于能力,我原來在企業(yè)任職時帶領員工去變革,就跟同事們談了我對能力的認知。我認為能力的含義有三層:
1. 能力是一種可能性。它其實沒有邊界,比如你的能力到底到什么程度,我不能給你下定義,我希望你自己也不要下定義。你的能力一定是沒有邊界的,你只要不斷嘗試,能力就會不斷地被呈現出來。
2. 能力是知行合一。能力是通過“做”來體現的,如果不做,沒人知道你有什么能力,連你自己也不知道。你只要去做,肯定就會有能力。
3. 能力是韌性和速度。什么叫韌性和速度?就是你要不斷地推動自己向前走。你停留下來了,能力也就停留下來了;你不堅持,能力也會失去。
人有一個最獨特的能力就是與時俱進。如果說這個時代,機器人在各個行業(yè)呈現的特別多,我相信人就有能力找到一種跟機器人互動或者共同工作的方式;如果說機器人能勝任很多工作,我相信人就一定能找到他自己生存的空間和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02崗位只有職責,沒有性別
有很多人關注女性在工作上的競爭力,認為女性會比較弱勢。
從管理的角度看,我們到了一定的崗位之上,其實只有責任沒有性別。這個崗位不會討論你的性別是什么,只討論你可不可以把這個責任擔當下來。
對于職場中的女性領導者,我試著給大家一些建議。
一項調查研究表明,在大多數的工作場所中,女性更愿意幫助別人解決他們遇到的困惑。相反,男性為了不耽誤自己個人績效的完成,不愿意花費多余的時間幫別人解決問題。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去理解這項調查的結果,其中一個視角是,男性更愿意個人成功,而女性更愿意合作。
但是,我想大家從另外一個視角去理解,那就是,女性也許無意中忽略了成就自我領導力的培養(yǎng)。
我從事教育30多年,跟蹤了一些學生持續(xù)10多年的職業(yè)發(fā)展,也有一些我自己的觀察結論。在我看來,女性在職業(yè)發(fā)展中,特別需要注重自我領導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讓自己成為一位卓越的領導者。
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我建議大家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1. 要有良好的定力
通常情況下,職場中女性的角色比較模糊,一方面,人們希望她們承擔職責,具有職業(yè)性;另一方面,人們又希望她們顯示出女性的特征,凡事謙讓,配合和甘于服從。
在職業(yè)發(fā)展上的角色認知模糊,也是女性從業(yè)者自己的困頓,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