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fā)現(xiàn),除了知道賺錢不容易以外,沒有學(xué)到任何東西。
所以越是處在只能售賣更多時間來提升收入的階段,你越要學(xué)會延遲滿足,將時間投入到可以幫你提升單位時間價格的事情上:提升軟技能、閱讀、學(xué)習(xí)專業(yè)知識、和高手交流等,才有機會擺脫窮忙的狀態(tài)。
02
成功人士的時間顆粒度
劉潤曾講過一個故事,2002年,比爾·蓋茨到訪中國,在北京香格里拉參加一些重要會面。
微軟中國的同事們?yōu)榱怂牡絹?,一遍又一遍測量,從電梯口到會議室門口要走多少步、幾秒鐘。
劉潤當(dāng)時就在現(xiàn)場,目睹每個會議室都坐著一位等著他握手、簽字的重要客人。
蓋茨來了之后,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握手、簽字、拍照、離開,幾乎分秒不差。
為什么要搞得那么麻煩?
因為比爾·蓋茨的時間顆粒度用秒來計算。
時間顆粒度,就是一個人安排時間的基本單位。
一個人的時間顆粒度越細(xì)小,越密集,他對時間的感知度越敏感,他的成就也就越高。
之前看到過一個段子,如果巴菲特走在路上,看到腳下有100元,他應(yīng)不應(yīng)該蹲下身去撿?
答案是:不應(yīng)該。
因為巴菲特的一秒鐘的價格,早已超過這個數(shù)。
2010年,在伯克希爾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說道:“高盛每秒鐘給我們支付15美元,滴答、滴答、滴答……手表的聲音變得如此悅耳?!?/span>
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出高價拍下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
你有沒有想過,真正貴的是什么?
是在高檔餐廳點的午餐?還是媒體曝光的機會?
都不是。
真正貴的是,巴菲特的時間。
很多成功人士,在時間上面都極度“吝嗇”和“摳門”。
這些人非常保護自己的時間,厭惡浪費自己時間的人和事。
美國第三富豪扎克伯格也不例外,為了節(jié)省時間每天都穿同樣的衣服。
扎克伯格曾在媒體面前坦言:
“我希望自己的生活盡量簡單化,我不希望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選擇問題上。”
越是成功的人,越是重視自己的一分一秒。
時間顆粒度的本質(zhì),就是時間利用效率。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兩點,一是保護并捍衛(wèi)你的時間,二是盡可能提高你的時間利用效率越高,將時間發(fā)揮的價值最大化。
03
能用錢解決的,別用時間解決
很多人都是以金錢作為計量單位,來衡量一件事要不要做。
例如:
工資高但工作需要超長待機,和工資沒那么高但從不加班,怎么選?
你是選擇自己做飯費時間但省錢,還是點外賣省時間但費錢?
是要住得遠但房租低,還是要住得近但房租高?
衡量事物的標(biāo)準(zhǔn)不同,做出的選擇也截然不同。
如果你是以金錢作為標(biāo)準(zhǔn)的話,那么你會選擇前者,如果你以時間作為標(biāo)準(zhǔn),那么顯然會選擇后者。
兩者的區(qū)別在于,前者,用時間換錢,后者,用錢換時間。
我很少自己買菜做飯,從洗菜、做飯到洗碗,前前后后需要花掉2-3個小時的時間,但是真正坐下來吃飯,10分鐘就能夠吃完。
所以對于我來說,做飯實在是一件性價比非常低的事情。
這2-3個小時的時間里,我本可以做很多事:閱讀、寫作、復(fù)盤。
但因為做飯,擠占了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