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提要 在國際工程項目中,建筑材料價格的風險管理對整個項目的成本控制具有重要影響。本文結(jié)合具體實例,對國際工程中建筑材料價格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了國際工程承包商應(yīng)對建筑材料價格風險的措施,包括加強市場價格信息收集、爭取合理的價格調(diào)整方法、套期保值交易、索賠、仲裁和訴訟等。
關(guān)鍵詞 國際工程 建筑材料價格 風險管理
在國際工程中,建筑材料費用占工程造價的比例一般都超過50%,對項目的盈虧起著決定性作用。而近年來,石油、鋼材等主要建筑材料的價格變化幅度十分驚人,國際工程承包商面臨著巨大的材料價格風險。本文對國際工程承包商如何利用合同、工程適用法律以及掌握的市場信息規(guī)避和降低建筑材料價格風險進行了分析,期望能對同行們有所借鑒。
一、國際工程中建筑材料價格的風險因素分析
(一)建筑材料的投標價格與市場價格背離的風險
建筑材料的價格從投標、中標到實施采購,可能需要經(jīng)歷比較長的時間,而建筑市場的材料價格受政治、經(jīng)濟等很多因素影響,波動較大。全球金融危機、國際原油價格的變化以及國際貨幣市場匯率波動等,對建筑材料的價格均有重大影響,這些因素都增大了對材料價格預(yù)測的難度。
如果投標人在投標階段所做的詢價工作不夠充分,對主要建筑材料的采購地區(qū)、采購渠道以及市場價格變化趨勢等信息沒有準確掌握,可能會造成材料價格報價偏低而產(chǎn)生虧損。
例如,某公路工程,2006年12月投標時當?shù)厮鄡r格為187美元/噸,到2009年7月(工程施工中后期)時已經(jīng)上漲到265美元/噸,平均上漲41.71%。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會造成施工成本大幅增加,從而大大降低國際工程承包商企業(yè)的盈利能力。
另外,許多工程所在國政府為了降低工程造價,常常對進口到本國的材料實施減免稅的政策,承包商在報價時需要對減免稅的建筑材料類別等做出詳盡考慮,以免產(chǎn)生損失。如某國際工程,因當?shù)責o法提供足量的燃油,承包商只好進口,但在申請免稅時,卻遭到拒絕,理由是燃油不屬于建筑材料。
(二)工程變更與材料種類和需求量變化產(chǎn)生的風險
工程變更帶來很多不確定因素,尤其是施工方案或施工技術(shù)改變等重大設(shè)計變更,會造成材料品牌改變、新增材料類型和數(shù)量以及造成材料浪費等現(xiàn)象,可能使工程成本發(fā)生較大改變。表面上看,工程變更賦予承包商獲得費用補償?shù)臋?quán)利,但在變更工作定價的方法上,可能使承包商無法按實際支出額獲得補償。
例如,中國某大型國際工程公司在非洲某國承建的一條普通瀝青表處道路項目,原設(shè)計中要求底基層為25cm厚的紅土粒料與4%的普通水泥的拌合料,而基層為15cm厚機軋碎石,在底基層、基層工作施工開始前,業(yè)主及原設(shè)計單位擔心15cm厚的基層無法滿足剛性要求,因此提出變更,將底基層、基層的厚度均變?yōu)?0cm。雖然底基層和基層的總厚度沒有改變,但卻增加了機軋碎石的需要量。由于道路沿線沒有合格的山石,承包商無法自建石料場生產(chǎn)機軋碎石,必須從100公里外的當?shù)厣虡I(yè)料場購買碎石。當?shù)厥鲜琴u方市場,基層施工進度及成本完全受石料供應(yīng)商的制約,而該變更使得基層工程量增加30%。由于此項工作僅是量上的變化,按合同規(guī)定將直接采用合同中的碎石單價對該變更工作定價,但合同中的碎石單價低于目前的市場價格,導致承包商虧損。
(三)材料采購決策風險
材料采購決策主要是對材料的采購時機、采購地、采購次數(shù)等問題做出選擇。材料采購時機是影響材料費用的重要因素,采購時機恰當,將節(jié)省大量材料成本,反之會加大材料成本投入。
仍以上述公路項目為例,承包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