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項目工程施工中,做好施工現場造價管理工作,往往能使建筑單位的投資成本發(fā)揮最大化效用,或能有效降低建設單位的投資成本。在施工現場要嚴格實行價格簽證管理制度,確保工程造價的確定合理真實。本文通過對施工現場造價管理技術進行粗淺的分析,并發(fā)表一些淺見,希望能對企業(yè)經濟效益的提高有所幫助。
關鍵詞:施工現場;造價;管理;成本
1 施工現場的成本管理和造價分析
1.1 提高全員經濟意識 在項目部工程承包制中,項目部想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首先要明確的一點就是成本管理應是全員管理。成本控制決不單純是財務人員與工程核算人員的任務,也不僅僅是項目部和財務部門的事,而是全體工程建設參與者的共同任務。成本控制要做到全員參與,樹立全體人員的經濟意識。怎樣才能樹立起全員的經濟意識,是目前施工企業(yè)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在項目部工程承包制中,提高全員經濟意識應該注意,首先,可以由項目經理和上級領導簽訂責任書,以明確自己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遇到不同情況時所應承擔的責任。其次,在項目部內部要層層分解責任,層層分解責任成本,層層簽訂責任書。然后,對于具體考核措施,可以在項目部內部成立一個考核小組,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根據項目部內成員責任成本完成情況,進行商議考核。
1.2 嚴抓材料管理與使用 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材料費要占施工總成本的60%左右,施工單位想要控制施工成本,就必須要嚴抓、強抓材料管理與使用,充分重視起材料管理與使用的重要性,加強對材料的管理,防止或減少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耗。
工程開工前,項目經理和工長必須反復認真地對工程設計圖紙進行分析與熟悉,根據工程測定材料實際數量,提出材料申請計劃,申請計劃要做到精準無誤。在材料采購前,材料采購部應建立詢價小組,詢價小組對市場價格進行調查。材料采購人員所采購材料的價格不得超過詢價小組的價格。通過定期召開例會,在例會上由詢價小組匯報材料的詢價情況,對于木材、鋼材和砂石料要分別匯報不同廠家的質量與價格,列舉出選材使用理由,同時公開廠家的聯系方式,以此增大監(jiān)督力度,提高透明度,保證做到貨比三家、優(yōu)質低價購料。
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材料量的管理,施工現場的各分項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特別是木材、鋼材和砂石料要嚴格按照定額供應,實行限額領料。也可在項目經理部實行材料包干使用,制定超耗嚴處、節(jié)約有獎的制度。及時發(fā)現和解決材料不節(jié)約、出入庫不計量以及生產中超額用料與廢品率高等問題。實行特殊材料以舊換新,領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負責人提交領料原因。材料報廢須及時提交報廢原因。以上所提到的提交的各種申請及匯報材料無須大篇幅編寫,簡單說明原因即可,但必須提交,以便有據可循,為以后的獎懲提供依據。
除這種材料采買權歸職能部門所有的管理機制外,也可以嘗試使用材料采買權歸項目部所有。
1.3 人力資源的管理 在施工開始前,不僅要排施工進度計劃,也應該根據施工進度計劃排出每道工序民工用工計劃,根據用工計劃算出民工費。在開工前和民工負責人商議好該份用工計劃,做到民工負責人心中有數。工程開工后,要嚴格控制定員、出勤率、勞動定額和加班加點等問題,要能夠及時發(fā)現并解決人員安排的不合理,派工不恰當,窩工和停工等問題。
在施工過程中,應增強民工負責人的責任意識,如遇到調配民工和追究責任等問題時,直接和民工負責人交涉;也可在施工開始前和民工負責人簽訂責任書和承包書等,明確雙方的責任。這樣也可以避免窩工、停工等問題的出現,同樣能夠降低人工成本。
1.4 機械使用與管理 施工機械費約占施工總成本的20%,做好施工機械使用與管理工作是降低企業(yè)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