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業(yè)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日趨成熟與完善,施工企業(yè)要全面推行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施工項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項目的成本,提高經(jīng)濟效益,提高企業(yè)的市場竟爭力。
關鍵詞:施工項日成本 限額領料 提高效益 降低成本
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水電建設已完全由計劃走向市場,各施工企業(yè)在市場中求生存和發(fā)展。由于市場的不規(guī)范、行業(yè)的壟斷排斥,任務困難已成為現(xiàn)實。但有了任務又由于管理不力,經(jīng)濟效益不理想的現(xiàn)象又有一定的傾向性。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許多問題是具有共性的。要扭轉這種被動局面,下面幾個途徑是主要方法之一。
一、加快觀念的轉變,明確經(jīng)濟任務指標
觀念的轉變是一個痛苦而又需要時間磨合的過程。從現(xiàn)階段來講,沒有轉變觀念的人極少,但完全轉變觀念的人卻不多。雖然,市場經(jīng)濟早已實行,但我們武警水電部隊由于性質原因,在施工管理上仍然沿用計劃經(jīng)濟的模式來運作。這種情況與時代格格不入,怎么能談得上有經(jīng)濟效益?而沒有經(jīng)濟效益,官兵的切身利益怎么能保證?又怎么能談得上調動官兵的積極性?要扭轉這種勢頭,必須痛下決心從轉變觀念上人手。使全體官兵懂得“大鍋飯”是沒有出路的。無論是誰,不轉變觀念,不換思想就換人。從一拿到任務就要明確經(jīng)濟任務指標,控制好預算成本,項目負責人要扛著指標去干項目,而不能等干完項目還沒指標。要使責、權、利從一開始就貫穿于整個項目的全過程。
二、克服工期長,場加成本的通病
前松后緊,竣工時間長,幾乎是我們施工中的通病。這樣干工程使我們的信譽受到了影響,同時又給決策層帶來是消防隊員的感覺,哪里被動上哪,也給招投標找任務帶來困難。這種現(xiàn)象主要原因:一是施工前技術準備不足。拿到項目后沒有認真熟悉研究合同,進行圖紙會審,拿著投標的組織方案施工,沒有具體詳細的屬于自己的施工組織設計;二是設備準備不足。都是先期幾套設備進場施工,沒有形成一開始就有周密部署,給業(yè)主一種無計劃、無步驟的感覺,印象上不好,進度上滯后;三是技術人才準備不足。從招投標也好,還是干項目,大部分都是東拼西湊調集人員。有的是邊干邊等人,造成技術指導性的錯誤,重復窩工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四施工資料沒有及時收集。許多項目都是活干完了,竣工資料遲遲拿不出,原因何在?平時沒有積累,靠寫回憶錄來整理,有的項目整理資料的時間比干的時間還長,怎么能談及時竣工決算,拿到屬于自己的錢?要克服通病,上項目,就要做好技術、設備、人才方面的準備工作。寧可晚開工兒天也要準備充足,決不打無準備之仗。從開工就要著手竣工資料的收集、整理,確實做到工完資料完。方能降低成本,獲得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
三、強素質。提高綜合施工能力
開車的不會修車,打鉆的不會布孔、裝藥,這種單打一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由于體制的原因,復合性人才屈指可數(shù)。這樣一來,一道工序未完,就得準備另一道工序的施工人員,以至于施工人員增加,費用增大,效益自然就差。要保證施工工程按質按量完成,就必須組建一支高效能干的項目施工隊伍,筆者以為應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項目負責人、管理層的人員必須是全才,各職能部門的員工是專才,施工作業(yè)層一專多能,才能指揮得當,執(zhí)行得法,行動有章可循。
其次是要有團隊精神,如果畫地為牢、各自為政是不適應現(xiàn)代化施工的要求,只有團結協(xié)作、擰成一股繩才是取得勝利的法寶。
再次是業(yè)精于勤,勤奮出成果、出效益,任何懈怠和疏忽都會給工程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效益就會從身邊溜走,要把合同當“圣經(jīng)”來讀,把今天的努力工作看成明天的飯碗。強兵先強將,組建一支高效精干的項目施工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