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造價,是指進行某項工程建設自開始直至竣工,到形成固定資產為止的全部費用。平時我們所說的建安費用,是指某單項工程的建筑及設備安裝費用。一般采用定額管理計價方式計算確定的費用就是指建安費用。建筑工程計價是整個建設工程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計價方式的科學正確與否,從小處講,關系到一個企業(yè)的興衰,從大處講,則關系到整個建筑工程行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建設工程計價一直是建筑工程各方最為重視的工作之一。
在改革開放前,我國在經濟上施行的根本制度是計劃經濟制度,因此與之相適應的建設工程計價方法就是定額計價法。定額計價法是由政府有關部門頒發(fā)各種工程預算定額,實際工作中以定額為基礎計算工程建安造價。
我國加人WTO之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將使我國的經濟更多地融人世界經濟中。我國必須進一步改革開放。從工程建筑市場來觀察,更多的國際資本將進人我國的工程建筑市場,從而使我國的工程建筑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我國的建筑企業(yè)也必然更多地走向世界,在世界建筑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占據我們應有的份額。在這種形勢下,我國的工程造價管理制度,不僅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求,還必須與國際慣例接軌。
基于以上認識,我國的工程造價計算方法應該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需求,應該進行重大的改革。長期以來,我國的工程造價計算方法,一直采用定額加取費的模式,即使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這一模式也沒有根本改變。中國加入WTO后,這一計算模式應該進行重大的改革。為了進行計價模式的改革,必須首先進行工程造價依據的改革。
我國加人WTO后,WTO的自由貿易準則將促使我國盡快納人全球經濟一體化軌道,放開我國的建筑市場,大量國外建筑承包企業(yè)進入我國市場后,將以其采用的先進計價模式與我國企業(yè)競爭。這樣,我們不得不被迫引進并遵循工程造價管理的國際慣例,所以我國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建立適合市場經濟的計價模式。
那么,市場經濟的計價模式是什么?簡言之,就是全國制訂統(tǒng)一的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在招標時,由招標方提供工程量清單,各投標單位(承包商)根據自己的實力,按照競爭策略的要求自主報價,業(yè)主擇優(yōu)定標,以工程合同使報價法定化,施工中出現與招標文件或合同規(guī)定不符合的情況或工程量發(fā)生變化時據實索賠,調整支付。
這種模式其實是一種國際慣例,廣東省順德市已于2000年3月起實施這種計價模式,它的具體內容是:“控制量,放開價,由企業(yè)自主報價,最終由市場形成價格”。
市場化、國際化,使工程量清單計價法勢在必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法有兩股最強的催生力量,即市場化和國際化。在國內,建筑工程的計價過去是政出多門。各省、市都有自己的定額管理部門,都有自己獨立施行的預算定額。各省市定額在工程項目劃分、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工程量計算單位上都有很大差別。甚至在同一省內,不同地區(qū)都有不同的執(zhí)行標準。這樣在各省市之間,定額根本無法通用,也很難進行交流??墒乾F在的市場經濟,又打破了地區(qū)和行業(yè)的界限,在工程施工招投標過程中,按規(guī)定不允許搞地區(qū)及行業(yè)的壟斷、不允許排斥潛在投標人。國內經濟的發(fā)展,也促進了建筑行業(yè)跨省市的互相交流、互相滲透和互相競爭,在工程計價方式上也亟須要有一個全國通用和便于操作的標準,這就是工程量清單計價法。
在國際上,工程量清單計價法是通用的原則,是大多數國家所采用的工程計價方式。為了適應在建筑行業(yè)方面的國際交流,我國在加入WTO談判中,在建設領域方面作了多項承諾,并擬廢止部門規(guī)章、規(guī)范性文件12項,擬修訂部門規(guī)章、規(guī)范性文件6項。并在適當的時期,允許設立外商投資建筑企業(yè),外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