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的核心,相對質量管理和合同管理來說,其最大困難就是如何快速有效地獲取實時的成本數據,以便用于成本分析比較,即時發(fā)現成本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通過利用建筑企業(yè)信息化平臺,建立一套有效的成本即時化方法與流程,實行動態(tài)成本控制,以促進建筑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0 前言
作為工程項目管理核心的成本控制方法,存在著較大的漏洞,比如人員的工作效率不高,材料使用不合理,浪費現象屢禁不止等。如何實現精耕細作式管理,實現如工廠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即時化管理,一直是建筑業(yè)企業(yè)可望不可及的目標。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習慣的影響,在大多數人看來,建筑工地相對于工廠車間來說就是臟、亂、差,因此,要想把工地上的所有人員、材料與機械的消耗量快速準確地計算清楚,根本不可能,也不現實。這種管理習慣也使得項目部人員的成本責任無法明確,同時也無法精確評估。這種管理習慣也使得項目中出現的成本超額的原因不能即時發(fā)現與解決。本文試圖通過利用當前建筑業(yè)企業(yè)的信息化平臺,通過分析成本控制的癥結所在,建立一套有效的成本即時化管理方法,促進建筑業(yè)企業(yè)的經濟效益與整體社會效益的提高。
1 成本控制即時化的含義和特點
要想改變當前的成本控制的被動局面,必須縮短成本統(tǒng)計周期,獲得更加細化的原始基礎數據。根據我國的國情與建筑業(yè)企業(yè)現狀,本文認為可以采取“日計劃、日統(tǒng)計”的成本控制方法。同時,必須把現場施工管理人員納入成本控制主體,要求他們每天記錄自己負責的那部分工序所耗用的資源量與所完成的工程量,并每天通過計算比較得出當天的成本偏差,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預防措施。
1.1 成本控制即時化的含義
成本控制的即時化,就是通過現場施工管理人員每天下班前記錄當天發(fā)生的人工、材料、機械使用數量與工程完成數量,經過項目經理或者交接班人員的抽檢合格,經過計算機軟件的比較分析得出成本指標是否實現及其原因的成本管理方法,即時化成本控制如圖 1 所示。

成本控制的即時化,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就是提高成本信息反饋的頻率,降低盲目性,提高工程成本目標實現的可能性。
1.2 成本控制即時化的特點
(1)對數據采集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根據本人經驗,要想快速準確地獲取工地上的成本數據,并非易事。
(2)加重了施工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要求他們不但要考慮工程的質量、安全、進度等問題,還要考慮如何節(jié)約成本,降低消耗的問題,同時,要求他們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去采集與記錄成本數據。
(3)通過制定相應的制度明確成本的責、權、利,提高現場成本發(fā)生最直接的主體—— 現場施工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一方面,可以降低工程項目的成本,這部分成本將對那些辛勤勞動的管理人員給予獎勵,提高他們的收入,也將增加工程項目的利潤。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工程項目的風險,如果出現成本超額現象,相關責任人員將會受到懲罰。
(4)由于每天都要對數據進行采集,并進行分析比較。由此產生的數據量與過去相比將更加巨大,數據復雜度與處理能力與過去相比也將要作相應的提高,譬如根據工程圖紙對所有構件進行編號,并計算其工序工程量;要求建立每項工序的計劃成本、進度與責任的相互關系表等。
2 成本控制即時化的實現
成本控制即時化的實現主要通過現場施工管理人員的手工操作來獲得原始統(tǒng)計數據;通過現場施工管理人員與項目經理的計算機操作,來獲得工程項目的初始成本數據、分析處理手工數據。
2.1 手工實現即時化與制度建設
為了比較容易地獲得施工現場的原始數據,為了可以在 30mm 以內(不是硬性的指標,而只是反映成本數據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