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建設工程信息集成管理系統(tǒng)研究
2006/10/25 8:29:44 | 7071次閱讀 | 來源:網友轉載 【已有0條評論】發(fā)表評論
1、建設工程信息的特點 從建設項目提出、調研、可行性研究、評估、決策、計劃、設計、施工到竣工驗收等一系列活動中,涉及范圍管理、時間管理、費用管理、質量管理、采購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管理、溝通管理和綜合管理等多方面工 建設工程信息除具有一般信息的特點外, 一是內容構成的繁雜性。一項工程建設項目的完成往往是多部門、多專業(yè)、跨地區(qū)的綜合成果。 二是信息來源的廣泛性。從工程項目的提出、調研、可行性研究、評估、決策、計劃、設計、施工到竣工驗收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涉及到諸如涉及設計、監(jiān)理、施工、設備、物資、運營等各個單位或部門,在范圍管理、時間管理、費用管理、質量管理、采購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管理、溝通管理和綜合管理等方面。 三是信息形成的階段性。大致可分為前期準備階段、工程設計階段、工程施工階段、竣工驗收階段和使用維護階段5個階段。 四是產生時間的延續(xù)性。隨著整個工程的進展而逐漸產生,并一直延續(xù)到工程竣工驗收后的管理、使用和維護階段。 五是信息類型和載體的多樣性。工程建設過程中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竣工驗收、運行管理等多個階段均可能產生聲、像、圖、文、數據等不同類型的信息,這些信息以紙質材料、照片、膠片、磁帶等形式存在。 六是信息使用的頻繁性。建設工程各階段產生的信息都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各個參與方、各個管理方面產生的信息都具有關聯性。 七是信息管理的規(guī)范性。必須以現行的有關建筑工程施工資料管理的規(guī)范、標準、強制性條文為基礎,結合國家及地方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行政規(guī)章以及建設部門對工程技術資料的具體要求而開展。 2、傳統(tǒng)的建設工程信息管理的缺陷 傳統(tǒng)的建設工程信息管理以手工為主,至少在以下3個方面存在缺陷: (1)信息傳遞方面。由于工程管理涉及的單位和部門眾多,傳統(tǒng)的方法如開會、發(fā)文等方式,信息傳遞的效率很低,及時掌握動態(tài)信息更顯得十分困難。應該說大部分的問題,首先出在溝通方面;從一般意義上講,業(yè)主對工程項目最關心的是進度、投資、質量和合同,其實,最首要的是信息的溝通問題。 ?。?)信息加工方面。工程項目的有關進度、投資、質量、合同等數據,量大而且不停地在變化,手工操作難以及時匯總,使得參與各方往往感覺難于把握。工程的圖紙、文件、資料等文檔,量大而且一般以紙面的形式保存。往往隨著工程的進展,很多寶貴的資料就不知丟到了哪里,有些資料是參與各方共同擁有和使用,因此參與者各方與后人都要做大量的重復工作,資源的浪費十分嚴重。 ?。?)信息使用方面。建筑工程建設與管理過程中必然產生海量的信息,而各自為陣的局面必然產生信息孤島,信息不能共享,自己調用查閱也十分不便,效率低下。 3 建設工程信息集成化管理的主要目標與要求 作為一個高效實用的信息集成管理系統(tǒng),必須要采用專業(yè)數據庫技術和網絡技術,并為各種信息提供一個共用的平臺,同時依據
工作,以及眾多參與部門和單位形成了大量的物化的材料—— 建設工程信息。從管理和其發(fā)揮作用的角度,可將這些信息分為靜態(tài)信息和動態(tài)信息。所謂靜態(tài)信息,是指成果性、結論性信息,典型的如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材料檢驗報告等,其更具有資料的性質,關系到能否為工程檢查驗收及日后的維護、改造、擴建提供足夠的依據。所謂動態(tài)信息,是指階段性、指令性的信息,典型的如發(fā)函,通知,投資、進度、質量瞬時值及其分析結論等,關系到工程進展各階段的承上啟下,關系到各個管理方的內部與內部、內部與外部的溝通、決策與協調,對工程的成敗至關重要。大量的信息需要有效管理。
項目經理勝任力免費測評PMQ上線啦!快來測測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vanceur.cn/pmqhd/index.html
“項目管理生根計劃” 企業(yè)項目經理能力培養(yǎng)和落地發(fā)展方案下載>> |
網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認為侵權請聯系我們,將于1個工作日內作出處理! |
請您注意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各項有關法律法規(guī)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您在項目管理資源網新聞評論發(fā)表的作品,項目管理資源網有權在網站內保留、轉載、引用或者刪除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