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為什么下屬不聽你的?
我們經(jīng)常會提到兩個詞,權(quán)力和權(quán)威。
你讓人做一件事,他做了,你對他就有權(quán)力。他不做,你對他就沒有權(quán)力。
所以,你對他有沒有權(quán)力,取決于他聽不聽你的。權(quán)力,不是領(lǐng)導授予的;權(quán)力,是接受權(quán)力的人授予你的。
下屬,很可能不認你的權(quán)力。
但這就夠了嗎?
下屬,為什么不認,為什么要聽你的?
因為你沒有權(quán)威。
權(quán)威,就是權(quán)力對一個人的威力,就是別人對你權(quán)力的接受度。
下屬不聽你的,很可能是沒有權(quán)威。
— 2 —
那,怎么提高權(quán)威?很多人喜歡在辦公室叫同事“小張”,“小李”,“小王”?!靶?,你去把這份資料復印一下?!薄靶±?,你去給某某客戶打個電話。”所有的“小”,都是有意無意突出自己的“大”。很多人還非常重視座次,誰做第一排,誰做第二排,規(guī)定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還有些人,會把自己的辦公室設(shè)計得很大,位于靠窗或者拐角的地方。別人一進來就知道,“這人腕夠大?!痹俦热纾芏喙芾碚吆屠习?,重視下屬有沒有幫自己拎包、打傘、開車門。我一直沒學會讓別人給我拎包。我也特別不能理解,一個生活能夠自理的人,為什么要別人給他拎包。這些都是強調(diào)和測試權(quán)力接受度,測試權(quán)威的方法。甚至有人說,“小王,這三杯酒你喝了。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strong>這種測試,是惡習。而這種權(quán)威,也是一種扭曲的權(quán)威,可能只對某些下屬有用。對自己的老板、同事、合作伙伴、客戶,甚至是家人,可能毫無作用。
— 3 —
那怎么辦?
這就逼著我們必須丟掉這些“惡習”,想其他的方法。比如關(guān)心大家的生活,比如尊重員工,比如讓他發(fā)自心底認可你、接受你。我給你講兩個小故事。我還在微軟的時候,有次一位全球副總裁來上海開會,我恰巧和他乘坐同一部電梯。電梯到了。我看他一手按著開門的按鈕,另一手擋著電梯門,讓其他微軟員工先出去,自己最后走出了電梯。很多微軟員工根本不認識他,他也沒說自己是誰,更沒把整部電梯鎖起來。一個微軟全球副總裁,居然幫其他員工擋電梯門。另一個故事,同樣發(fā)生在微軟的電梯里。一位員工和女友進電梯,碰見前微軟中國總裁唐駿。小伙子特別緊張。這時唐駿主動問:“David,工行那個項目進展怎么樣了?”小伙子一驚,語無倫次匯報了幾句。電梯到了。唐駿拍了拍他肩膀:“好好干,加油!”唐駿有個“特異功能”,能記得每個員工名字、哪里人、哪里畢業(yè)、什么時候加入微軟的。在女友面前,得到唐駿的鼓勵,這個David,從此被徹底收服。我也曾當面向唐駿求證這個故事。唐駿告訴我,當他還是小經(jīng)理時,同樣得到非比尋常的鼓勵。當時的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從他身邊路過時,打了聲招呼:“Jun,how do you do?”唐駿說,“你知道嗎?我當時骨頭都酥了?!彼?,他也逼著自己,記住和員工有關(guān)的信息。所以,好的管理者,不是“以權(quán)服人”,都是被逼得“以德服人”。
— 4 —
那,“以德服人”就夠了嗎?不夠。還有,還有,還要“以能服人”。比如說,可以定期和下屬一對一溝通,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有些管理者,是不與員工單獨溝通的。相反,他們還特別喜歡把自己弄得很神秘。開會時,只聽匯報不說話。你問他意見時,也不表態(tài),只是沉默,讓下屬來猜自己的心思。哦?你猜中了?那我還是不告訴你。
因為萬一哪天結(jié)果不對,他可以馬上改口。
“你怎么不這樣去做呢?”“啊?老板你不是這么說的吧?”“我當時就是這個意思,你沒理解啊。”……
這是把鍋,拼命往員工身上甩。一對一溝通,也是逼著管理者必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