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是遠離某人或某物的行為或實踐。在項目管理中,回避暗示故意遠離某人或某物,通常因為某人或某物不受歡迎或有問題。
錯誤
我的一位老師曾這樣描述:吃公雞最好的時候是在它肉質鮮嫩時,而不要等到它變得又老又硬。我的經驗是現在的回避會導致未來的“又老又硬”。
嘗試回避(或忽視)項目中的潛在問題或希望它們消失,通常會起到反作用。就好比不能避免小孩弄傷膝蓋一樣,我們也不能避免在項目中出現問題。我們所能做的、應該做的是估計、減少和管理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將其作為風險管理過程的一部分。
回避與風險管理相反。風險管理是有效項目管理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回避會破壞整個過程。更糟糕的是,它會將小問題變成大問題。
案例分析
這就像與馬相處一樣。當馬踢腳的時候,盡快躲開這些馬,這樣做不會讓你受傷。但如果你喜歡圍著它們轉,這種做法可能有效單但不實用。害怕馬的人可能會遠離它們,站在馬的后面,避免與馬匹離得太近,但這有可能使事情變得更糟糕。當馬的腿離身體最遠時移動最快,它從后面的一踢造成的傷害也是最大的。
當你從后面靠近它,如果你和馬靠得很近——更好的做法是將你的手放在它的屁股上——馬會知道你在哪里。這樣,馬受到驚嚇、踢人的概率就會明顯降低。
即使你被踢,因為你與馬靠得很近,馬也不可能踢得太高,速度也不會快。如果有必要的話,你還能用一只手抓住馬踢出的腿。即使抓不住,這種近距離的一踢也不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項目干系人和他們的問題與這個例子一樣,所以,遠離問題不是聰明的做法。相反,回避他們或忽視它們是你所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如果你靠近它們——靠近干系人、靠近問題——你就有機會估計、減少和管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危險信號
回避傾向在早期就會顯現出來,尤其是當項目經理營造的是一種不提倡或不支持公開提出反對意見和想法的氛圍時。當涉及公開議程或大部分干系人達成共識時,聰明的項目經理會將這個問題提交給項目發(fā)起人,請他提出解決辦法。
如果項目經理營造的氛圍使干系人感覺他們被排除在外時,干系人不會愿意分享他們的想法,那么項目經理是在自找麻煩。早期的小問題會在后期變成大問題。越晚處理它們,難度就越大,耗費的成本也會越高。
回避?危險。最好的回應?參與
“難道你不知道xx先生早就不干這個了嗎?”當你對這個問題感到驚訝時,你要知道已經太晚了。你可能已經錯過了,更糟糕的是,你可能在你應該參與的時候回避了。
處理回避的技巧
吸引所有的干系人。不要讓任何人回避這個問題。一旦你發(fā)現有人缺席會議或不能參加會議時,積極地規(guī)勸他。必要的時候,請求項目發(fā)起人的幫助。
原標題:回避 翻譯:王麗珍 張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