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管理者大多是走上領導崗位的新手,疑難問題是對他們的最大挑戰(zhàn),因此,一定要在實際工作中迎接這個挑戰(zhàn),多磨練自己。
在工作中,有許多問題需要你來解決,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因事、因時、因人而異,不可能有一成不變的解決之道。但我們可以對經(jīng)驗加以總結與歸納,形成參考的模式,解決問題的步驟可歸納成如下模式:
1、日常觀察:從計劃及控制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作為改善的機會。出現(xiàn)問題并不可怕,將它看作是一次鍛煉的機會,我們要很好的把握和珍惜機會。這方面我們在培訓敏銳度,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和預測問題。
2、分析與評估:我們要透過征兆分析出潛在的問題,分析現(xiàn)況持續(xù)發(fā)展下去的后果,有哪些是可控因素,哪些是不可控的因素等。
3、臨時措施:對于一些緊急情況,應馬上采取應變措施(臨時方法),制止勢態(tài)的發(fā)展。
4、尋找長期解決方案:在臨時措施后,應認真研究,找到長期解決辦法。
5、評估方案:對解決方案進行評估,在評估之前,先要有一個判斷準則,即哪些結果是必須的,哪些結果是希望有的。再對方案產(chǎn)生的結果及其確定性進行分析,有三種情況:確定(按方案執(zhí)行后有一個確定的結果)、預計風險(該方案按概率出現(xiàn)某個結果)、不確定(該方案多個結果,并且不知其概率)。對于不確定的應運用判斷力將其轉化為前兩種。
6、作出決策:根據(jù)評估結果,做出方案選擇?;鶎庸ぷ髦写蠖嗍莻€人決策,但目標管理理論推崇員工參與的集體決策,集體決策的優(yōu)缺點為:
優(yōu)點:
可提供更多意見和方案
增加管理人員和下級的溝通
提高士氣
改善員工的工作素質(zhì)
缺點:
花更多時間
較高的決策成本
管理人員仍對決策負全責
需要較高的管理技巧
7、執(zhí)行決策:下達執(zhí)行任務,特別在初期需要監(jiān)督執(zhí)行。
8、評估結果:通過評估結果,來評估決策的成敗,并計劃一下步的工作。
為了慎重起見,我們要對決策進行審視,你可以開發(fā)出一張check list,示例:
1)是否真正解決基本問題
2)是否會抵觸公司政策
3)有沒有曾經(jīng)使用過?效果如何?
4)還有哪些不利因素
5)誰負責跟進
6)是否是一個長遠解決方案
7)是否公平地處理所有有關人的利益
8)對成本的影響如何
9)是否提高效率或增加利潤
上述步驟是一個指引,在實際工作中可以按部就班地執(zhí)行。在這個過程中,管理人員要注意克服如下幾點:
未能察覺問題(例如:沒深入、沒留心,或經(jīng)驗不足,使得問題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才發(fā)現(xiàn))
不敢面對問題(例如:害怕喪失自尊,或不敢承擔責任而尋找替罪羊)
倉促行動(例如:未按上述要求來做決策,導致倉促行動)
不敢做出決策(這是管理新手要注意克服的)
如何尋找解決辦法(方案),也是我們要學習與積累的:
◎ 頭腦風暴:盡可能過收集建議,再進行評選。(你會開“頭腦風暴”會嗎?)
◎ 歷史經(jīng)驗:借鑒以往的類似情況的處理,這要求我們將成功或失敗的案例文檔化,供下次參考。
◎ 專家意見:如果問題涉及專業(yè)(包括管理專業(yè)),我們應咨詢專家。
◎ 研究小組:為解決這個問題,而專門成立一個攻關小組或研究小組來探尋方案。
◎ 外來信息:在制定方案的過程中,借助外部的資源和信息。
◎ 創(chuàng)新手段:在尋找解決辦法的過程中要敢于創(chuàng)新。
【?發(fā)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