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則印度寓言說:兩人面對一杯喝了一半的水,一個人說:“我已經(jīng)喝掉了半杯水”另一個說:“我還有半杯水沒喝?!?br>
前者透露的是無奈和苦澀,而后者卻滿懷希望。
人到中年,恰似那喝掉了的半杯水,對著它說“我已經(jīng)喝了半杯水”的總比說“我還有半杯水沒喝”的人多。所以,香港有一位作家董橋才說:中年是只有哀愁,沒有憤怒的年齡。
中年人手中的這半杯水雖說不夠盈滿,但它依然潛藏著無限生機--只要你有信心和耐心透過這半杯水,看一看自己并不蒼老的容顏和那灼灼有神的眼眸。
在中年,一旦回頭看時,仿佛那過往的一切都成了不堪回首的噩夢,這會使你內(nèi)心生出無比的憂傷來,以至把前面的無限美景也當(dāng)成虛無緲縹的海市蜃樓,再不敢前進(jìn)或后退一步。
不必害怕,因為剩下的這半杯水遲早是要干的,無論你怎么喝都會感到可惜,但即使你小心翼翼捧在手里,它依然會在時光中揮發(fā)。既然如此,為什么不痛痛快快干一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呢?就像痛痛快快喝完那半杯水,畢竟在這個時候,任何痛苦和哀傷都無濟于事,要幸福起來,惟一的辦法就是珍視剩下的半杯水,使它發(fā)揮最大的作用,滋潤自己寶貴的后半生。
人到中年半杯水,卻有了半杯的空間,這應(yīng)該是人最有發(fā)揮天地的時候啊,又有水的滋補又有空間的徜徉!不空也不滿,,不虧也不溢,不是嗎? 一位平凡而又執(zhí)著的人說過:“經(jīng)歷就是一種財富,無論失敗還是成功,無論是失意還是得意,無論是痛苦還是歡樂,你都不要過分的驕傲和滿足,最重要的是要不斷的反思和認(rèn)真的體會,你才能不斷的成長和進(jìn)步,你的人生才會充實和精彩?!?br>
中年人,一個蓄式待發(fā)的年齡,應(yīng)該看見自己的潛力和資本是最優(yōu)越的!比青年人有空間,比老年人有資本,不惑的年齡讓我們放開手腳奮斗吧,不要惆悵失去的,也不要吝嗇還擁有的,應(yīng)該精彩的干杯為我們的這輩子暢飲!
我知道我們每一個中年人,都會十分堅強又對生活極富耐性, 有著持之以恒的忍耐力,四十多年滄桑經(jīng)歷,也認(rèn)識了各種各樣的人,其中有敵意者,但更多的是朋友。人生的變故實在是太快了,有那么一句話“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最重要的是如何面對這些變故調(diào)整好你的心態(tài),讓自己的半杯水更精彩輝煌燦爛。
【?發(fā)表評論?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