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溝通無法實現(xiàn)100%的信息傳遞,由于信息失真導致的成本 2. 溝通本身存在的時間和空間成本 3. 由于一次溝通不到位,導致發(fā)生后續(xù)多次溝通,每次溝通都存在上訴1,2的成本。
下圖描述了一個簡單的溝通成本模型。圖中借用了通訊理論的“信源”和“信宿”概念。信源表示信息的發(fā)生端,信宿表示信息的接收端?梢钥吹,理想的溝通是把全部信息從信源傳遞給信宿,其間不發(fā)生任何信息失真。而實際情況,根據溝通的效果不同,信息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失真。如果失真過大,勢必導致后續(xù)進一步的多次溝通,溝通成本無疑提高了。
 1.2. 降低溝通成本 從上面的溝通成本模型我們可以看到,降低溝通成本的關鍵在于“如何在一次溝通中盡可能完成更多信息從信源到信宿的傳遞”。這里面包括兩個要素: 1. 盡可能讓信息不失真 2. 盡可能減少溝通對時間和空間的占用
明確上述兩個基本要素,可以演化出很多溝通技巧來。 1. 選擇正確的溝通途徑 2. 使表述的內容易于理解 3. 根據情況應用各種溝通技巧
以實際的案例來說明上述各種技巧: 1.1.1. 選擇正確的溝通途徑 選擇正確的溝通途徑對于確保完成溝通目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軟件項目管理中,存在各種各樣的溝通?赡芤驗溝通的受眾不同,也可能因為溝通的內容不同,我們可能需要選擇不同溝通途經。XP和敏捷方法論中比較顯著的建議是face to face的溝通,為了達成這樣的溝通效果,建議結對編程,建議為項目組營造無障礙的溝通環(huán)境,比如一個項目組的成員坐在一個沒有擋板的單元區(qū)間內。但是,這只是建議,具體采取什么途徑還依賴實際情況。下面以一些實際案例來說明如何選擇正確的溝通途徑。
案例1:“我希望每個人都清楚,并且要堅決無誤地執(zhí)行” Milkyway項目組的負責人Rassy 從最近的項目里程碑評審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存在很多中斷性錯誤,軟件的質量似乎已經到了不得不狠抓的時候了。Rassy知道這項工作的緊迫性,也知道這項工作必須把需求、設計、開發(fā)各方面的人員都調動起來,大家一起關心產品的質量,才能有效改進他。Rassy知道這樣一項工作要開展下去,需要各方面人員深刻認識目前質量的現(xiàn)狀,并且一定要拿出具體的可實施的保證方案才能有效達到目標,于是Rassy決定召開一個全員質量動員大會,在會上統(tǒng)一強調目前質量與預期的差異,明確提出增加一個質量評審里程碑,要求大家會后立即準備行動計劃。
此文章共有5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文章來源:中國項目管理資源網
溝通技巧-出色的項目經理之必備課程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