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范圍和品目問題。范圍總的而言在不斷擴大,但有些部分還游離在外。比如藥品采購,自《政府采購法》頒布后,國家八部委出臺了相關文件對其招投標進行規(guī)范,而財政部沒有參加,似乎藥品采購自然而然就不在政府采購的范圍內了,而事實上藥品屬于公共需要的產品,應該實行政府采購。
人員培訓和繼續(xù)教育。政府采購從業(yè)人員的素質一定要進一步提高,尤其是發(fā)展到現階段。雖然《政府采購法》有所規(guī)定,但從業(yè)資格認證卻一直沒有啟動起來。
政府采購發(fā)展不平衡。一是地區(qū)間不平衡。二是項目的不平衡。貨物采購情況總的而言穩(wěn)定了,但工程采購卻仍不知如何進行。另外,使用專項資金進行采購的價格因素更不透明。
管理方式和程序問題。是否可以對不同的采購方式采用不同的監(jiān)督手段?等等類似的問題都應該在政策上有一個規(guī)定。
政府采購研究協(xié)調機構。采購涉及到的面和部門很多,大量事務需要協(xié)調。如供應商誠信履約信息,能不能結合工商部門的資料實現資源的共享?又如評審專家,能否建設、水利、交通、財政等若干部門或者單位建立統(tǒng)一的專家?guī)炷兀咳绻Y源不共享,信息不對稱,在其他領域即使出現了違規(guī)行為也是難以發(fā)現的。
江蘇省省直政府采購中心副主任蔡涌嘯:
公開、公平是基本要求。集中采購機構所要做的是,除了評標專家名單在開標前是保密的,其他都是公開的。從預算到答疑,全部公開。只有公開,才有公平。
項目管理融入政府采購。項目管理可以簡單歸納為五大程序,九大內容。事前有方案,過程有控制,結果有評估。項目的啟動、方案實施等,每一道程序都應注重信息的輸入。整個項目控制是核心,分為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江蘇省級政府采購中心每周三下午都進行制度化的案例分析學習,這是事前控制之一。事中控制,即成立專門部門,相關負責人在項目中要全過程實施動態(tài)監(jiān)督。項目收尾、項目總結都在網上進行公開?傮w評估,目的是了解負責人有沒有按項目的要求做?我們的設想是,營造一個項目管理的大環(huán)境。
南京市財政局政府采購處副處長張承慧:
一是政府采購應由專業(yè)隊伍進行管理。香港采用的是高度集中的政府采購配送模式,而并非委托模式。分散到各個采購人單位的采購官員是從采購署派出來的,他們?yōu)榻K身負責制,負責該單位的小額采購。
此文章共有5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文章來源:中國項目管理資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