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團隊的研究中,績效是為許多人所重視的熱點話題,因為好的績效才是團隊存在的關鍵,獲得成效才能成為成功的團隊。而影響項目團隊績效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培訓、多樣化、團隊學習、信任、激勵方式、績效考核、授權、組織文化、組織支持、薪酬設計等。在眾多影響因素中,信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將對項目團隊的正常運作和績效產(chǎn)生直接影響。但信任問題卻經(jīng)常為團隊研究者所忽視,本文就項目團隊信任的構建及相關問題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
一、項目團隊信任的基本問題 1.信任的定義 對于信任的定義,許多研究都曾試圖說明清楚。本文列舉對信任的看法,以尋找信任的內在特征。 羅賓斯認為,信任就是對他人的一種肯定的預期,認為他人不會通過語言、行動或決定而任意行事。 梅耶等認為:“相互信任就是盡管一方有能力監(jiān)控和控制另一方,但他卻愿意放棄這種能力而相信另一方會自覺地做出對己方有利的事情! 艾里克森將信任定義為對他人的善良所保佑的信念或指一種健康的人格品質,強調了對意向因素的內部期待。 彭泗清等認為,中國人習慣于將信任區(qū)分為對他人能力的信任或對他人人品的信任。 根據(jù)許多學者的定義,我們認為,信任是對他人的言詞、行為、承諾的可靠的肯定的期望,相信合作的另一方會自覺做出對自己有利的事情,而不會利用合作伙伴的脆弱點去獲取利益。這種信任是建立在對他人能力的信任或人品的信任的基礎上,體現(xiàn)了合作的一方對另一方的可靠性、誠實度有足夠的信心。但這種信任關系的缺陷就是一方要依賴于另一方,使得信任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和脆弱性。我們信任別人,也就預示著我們必需承擔信任風險。對團隊中的信任,我們比較贊同巴伯所說的第二種期望,即“對同我們一道處于社會關系和社會體制之中的那些人的有技術能力的角色行為的期望”。
2.信任的類型 對于信任的類型,主要有三種分法。第一種是把信任分成契約信任、能力信任和善意信任其中契約信任指與堅持協(xié)議和承諾相關的信任;能力信任包括對能力和績效的期望;善意信任指伙伴間關系的相互承諾它可以使關系持久,減少機會主義行為。 第二種是把信任分成基于威懾因素的信任、基于知識的信任和基于識別的信任;谕匾蛩氐男湃,指如果無法保持行為的一致性時將會受到懲罰的威懾;基于知識的信任,指雙方彼此都非常了解(即擁有足夠的關于對方的信息)以至于能準確預測對方的行為;基于識別的信任指合作的雙方都把對方的偏好充分內在化,以至于一方作為另一方的代理人,另一方則相信他的利益將受到很好的保護。 第三種是把信任分成基于聲譽的信任、基于社會相似性的信任和基于法制的信任。由聲譽產(chǎn)生的信任,即根據(jù)對他人過去的行為和聲譽的了解而決定是否給予信任;社會相似性產(chǎn)生信任,一般來說,相似性越多,信任度越高;三是由法制產(chǎn)生信任,即基于非個人性的社會規(guī)章制度的保證而給予信任(龔曉京,1999)。
此文章共有5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