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溝通產生要求 溝通是雙向的,溝通必須能夠符合接收者的利益,那樣才有說服力。這就要求雙方都要有良好的溝通方式,特別是良好的溝通又能達到雙贏的目的,一致的溝通有助于組織促進項目更新。 口頭的溝通能力同時似乎又是職位提升的關鍵因素。于是,溝通又必然的產生要求,比如:職位上成功,項目的早日完成,對問題作出恰當的回應,小到假期薪金等等都要溝通來達到目的。 3.4 信息不是溝通 當前是信息時代,必須分清哪些是溝通哪些是信息,對于用于溝通的信息必須明確簡練、醒目,避免沉沒于信息之海中。 信息也可用于溝通,但信息過于的生搬硬套,一個文字性的文件是并不能起到溝通的作用的,在項目中,項目經理并不是想集中于信息中而是想了解項目里工作的人員,并與之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而有效的發(fā)送信息,只能是依賴于項目經理和項目組成員的良好的溝通技能。 我們現在就能通過上面的四個法則來進行有效的溝通,達到保證管理中信息有效傳達的目的了。
4 實施情況報告
實施情況報告一般有三種形式:定期報告,階段審查,緊急報告。 定期報告:就是在某一特定的時間內將所完成的工作量向上級匯報。在實際的項目管理中項目人員對項目經理按周報告,對于客戶和項目經理的直接上級是按階段或月進行統一的進展報告,從項目管理上講,項目定期報告的主要內容就包括:當前是什么狀態(tài)?在什么階段?進度完成情況?當前有什么問題請上級(用戶)協助解決?下周(下階段或下月)的計劃是什么等等。 階段評審:在項目進行到重要的階段或里程碑似的項目發(fā)展階段,就要進行階段評審。階段評審的意義就在于評審當前的項目情況,迫使人們對其工作負責;階段評審可以提前發(fā)現問題,提前將問題解決在初期階段。不過階段評審也是最容易產生爭執(zhí)的地方,這主要是針對于問題嚴重性的定級,項目經理或項目管理委員會必須在全面了解項目發(fā)展進展的情況下及時找到問題的重點,從而就事論事的解決問題的真正癥結所在,并進行后面的項目。 緊急報告:在出現意外情況下,進行緊急報告。緊急報告包括以下內容:當前發(fā)現的問題,相關影響,需如何解決(動用什么資源),問題緊迫性(必須什么時間內進行反饋)。 在實際的項目管理過程中,質量管理的質量保證部門也將進行質量審計,按階段提交質量審計報告。 項目干系人接到實施情況報告后也應即時的進行反饋,明確報告已經成功接收到。并讓項目干系人一道解決執(zhí)行中的問題。
5 管理收尾
5.1 項目客戶驗收 項目收尾期間客戶將根據合同對項目進行驗收,一般是對最終成果《軟件系統》,項目文檔《操作手冊》、《安裝手冊》、《軟件光盤》、《維護計劃》或《維護手冊》進行驗收,雙方將產生雙方《項目開發(fā)總結報告》及《項目總結會議備忘錄》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見解,這些報告都是極好的資源,對未來項目的平穩(wěn)運行有很大的幫助。
此文章共有4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文章來源:中國項目管理資源網
軟件開發(fā)項目管理培訓課程方案
|